吊销签证、监控校园…国际生人心惶惶 来美数恐减

photo.php_-80

哥伦比亚大学校园2024年4月被反犹挺巴的学生扎营盘踞,抗议校方校产支撑以色列及以色列相干产业。(美联社)

川普新政府上任两个月来的诸多举措,包含以政治观点为由将国际学生驱赶出境、对于移民采用更强悍立场、消减联邦钻研资金、监控校园流动等,让不少留学生备感压力以及不安,耽心自己是不是还能取得签证、自由旅行、进行钻研、乃至表达看法;外国学生开始掂量赴美接受高等教育的新风险。

美联社报道,来美的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在新冠疫情期间狂跌后,曾经延续反弹,高度依赖留学生学费的美国院校好不易松了口气;但川普政府执政下,许多教育工作者耽心,对于留学美国感兴致的人数不升反减。

致力招募国际学生的会员组织AIRC运行总监哈蒙(Clay Harmon)表示,「寒蝉效应已经现;即便现在没有直接的后果或者限制,也会积累出某种印象:『美国不欢迎你』、『美国其实不开放』或者『来美可能面临危险』。」

▼收听一洲焦点播客版(Podcast):

哈蒙表示,他最近去印度这个全世界最大留美学生输出国走访,当地招生机构的共鸣是,以及过去几年相比,对于美国大学感兴致的印度人已经大大减少。

包含中国、印度、加拿大等国学生都在观望美国政策会如何变化,有些人抉择延后提出2025年秋天入学申请。学生社群网络有关美国移民动态动静讨论热闹,有关共以及党提案阻挠中国学生留美等资讯迅速传布;一些人开始斟酌是不是继续筹划赴美,抑或者选择英、德或者其他欧洲大学。

国际教育者协会(NAFSA)数据显示,2023-2024学年110万名美国高校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438亿元,创历史新高,并支撑了逾37万8000个就业机会;国际钻研生在推进钻研方面也扮演首要角色。

NAFSA运行总监芬达‧奥(Fanta Aw)表示,各大学必需努力提示未来的学生,虽然遭到关注,但像哥伦比亚大学亲巴勒斯坦流动人士及最近乔治城大学学者被拘留的情况,并不是常态。她说:「新闻报道关注少数几所大学国际学生受影响,但绝大多数学生都好好地留在大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