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度裔崛起 华裔相对衰落?
华裔以及印度裔是美国亚裔中人数至多、最受瞩目的两大族群;华裔最近几年常羡慕印裔在科技、企业界的成绩,认为印裔突起、华裔相对于衰败了,美国政坛、加州硅谷都出现这类现象,使关注华裔昆裔子孙前程的人忧心省思。
「国家」(The Nation)杂志认为,印度裔突起是21世纪美国惹人瞩目的事件,印度裔突起在2024年更凸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贺锦丽的父母是牙买加裔、印度裔,她可能成为美国首位带南亚血统的女总统。与川普角逐党内提名失败的前驻联合国大使海理(Nikki Haley、曾经是南卡罗来纳州州长),是印裔。川普的副总统人选范斯的妻子乌莎(Usha Vance)也是印裔,政坛一下冒出这么多印裔,恍如拜登说的「印度裔美国人正在接收这个国家」快实现了。
美国亚裔参政,日裔数十年来成果不差,而华裔最近几年参政包含劳工部长赵小兰、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后来出任商务部长以及驻中国大使)、欧巴马政府能源部长朱棣文、白宫秘书长卢沛宁和国会众议员吴振伟,还有杨安泽2020年参加民主党总统初选,如今轮到印裔独领风骚。
美国535位联邦参众议员,五人是印裔。对比华裔有赵美心、孟昭文、刘云平(都是民主党)以及6月加州补选出的联邦众议员方文思(Vince Fong,共以及党)等四位众议员,有人把母亲祖籍广东的泰裔谭美·达克沃斯(Ta妹妹y Duckworth)也算华裔,就有五人,以及印裔并驾齐驱。
加州硅谷数十万工程师中,华裔以及印裔至多,但上市美企CEO或者高管,印裔胜过华裔,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谷歌首席执行官皮查、星巴克刚被辞退的CEO纳拉辛汗,还有摩托罗拉、IBM、Adobe以及史坦普等企业CEO都是印裔。印裔常相互提携,被接受度以及团结度都胜华裔,成为科技企业界宠儿。
反观华裔,近期最风光的辉达(Nvidia)CEO黄仁勋、超微半导体(AMD)CEO苏姿丰、SuperMicro的CEO梁见后,或者全世界当红企业台积电张忠谋等,都是台湾违景杰出人物或者企业,人数不如印裔多。「富比世」2023年美国400大富豪排行榜,四名印裔上榜,华裔仅黄仁勋挤进前20名,可见印裔在美国扎根的深广度以及成绩。
中国以及印度是两个人口超级大国,各有14亿人。据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美国印裔有470万、华裔520万,印裔十年内增幅54.7%,迟早会超出华裔成为最大亚裔群体。对于贺锦丽被称为亚裔,许多人不赞同,由于美国人常把南亚视为印度洋区,与其他亚裔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很大。
平心而论,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近200年,英语、文化等因素,使患上印裔融入美国的情况优于其他亚裔。部份华人轻视印裔的肤色、文化,中印边界磨擦更助长这类情绪,谑称他们是阿三、咖喱味等。但美国印裔几近全是上层种性家庭,父母受优良专业教育、经济优渥,其昆裔更容易被美国人接纳,融入情况普遍胜过华裔。
常有华裔自认是模范少数族裔,遵法自律长进,教育以及家庭收入高于其他族裔。调查显示,华裔平均收入虽高于其他亚裔,但印裔家庭平均年收入达12.3万元,远高于华裔的7.22万元,印裔也是全美平均值的两倍。
甚么缘由造成华裔以及印裔差异?有评论指中国人文化、语言都有水土不服现象。华人19世纪就来美修铁路,但叶落归根有良心等观念深植人心,永久把美国当外国、世代永久要做中国人,自认客居他乡,管中国叫国内、美国是国外,美国人叫老外,糊口圈离不开华人区,老了要落叶归根。只祝贺母国国庆,对于美国国庆冷淡,美中产生歧异时永久站中国那边,为中国突起自豪、眷念母国故土变为支撑专制专政等现象普遍。
这些思惟也让全美华人分化严重,分地域、分不同政治认同、分省籍,认为美国嫉妒中国突起才打压华人,疫情病毒、窃密、学术界抓特务、限制留学生学科技专业,有些州立法禁中国人买农地,想关闭抖音、打压中企等,都是美国错了。
有些责怪或者许有其依据,但华人如没法根本扭转寄人篱下观念,只把美国当寓居的跳板,只享福利等益处而避尽义务、排挤美国认同,不想融入作真正美国人,观念一代传一代,华人将更难比肩印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