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攻印度旅客 台湾美食牌失灵
交通部观光署今年将招揽印度客为重要目标之一,盼至少吸引4.8万人次来台游览,日前更力邀印度业者访台踩线,访问休闲农场、宜兰传艺中心、大稻埕等。但据了解,印度业者对于台湾美食兴致不高,行程也被质疑未投其所好。学者认为,观光署应做完全调查,了解印度新富阶层的喜好,才能有效吸引他们来台游览。
据了解,观光署锁定具备高消费力的印度富豪为客群,日前踩线团支配了不少合适招待会展流动团,或者家族集团游览的休闲农场、传艺园区、圆山饭店密道、大稻埕等行程。无非印度业者对于小笼包、鲁肉饭等台湾在地美食却不太埋单,且观光署支配的餐食多半是印度餐厅。
疫情前曾经招待过印度团客访台的宏祥旅行社副总经理谢永蓬直言,印度旅客对于饮食请求多,有的不吃猪、不吃牛,或者不吃海鲜,有些乃至是吃纯素或者穆斯林,想靠台湾美食吸引印度客恐有难度,过去支配行程时,都只能支配印度餐厅。
谢永蓬说,当年招待印度客时发现,他们喜欢刺激、速度感、新鲜有趣又多元缤纷的行程,如搭高铁时猛拍车箱内显示确当下时速,也爱玩云霄飞车。另外,印度人没有夜糊口,台湾的夜糊口却无比多采多姿,印度客对于于来台可以在晚上找到处所听歌、舞蹈、顽耍,有高度兴致,而台湾的铁道观光也是很好的包装产品。
至于观光署这次招待印度业者访台踩线支配访问的景点,是不是有投其所好?谢永蓬则持态度保存。他认为,疫情后印度市场也有变化,双方都还在测试阶段。
高餐大观光钻研所教授刘喜临表示,依目前支配的行程来看,观光署像是仰赖经验法则,未真正实际调研印度客到底喜欢台湾甚么,应先厘清但愿吸引的印度客群样貌。
刘喜临认为,对于印度旅客来讲,台湾算目生的游览目的地,加之现在没有直航班机,面对于这样的市场,要先打品牌,而非产品内容,来台湾观光在印度民众心中是怎么的印象,是推新兴市场的重要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