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 莫迪连任 但失国会过半席次
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4日宣告大选成功,声称取得选民托咐要继续推进施政,但莫迪领导的政党选情艰困却超越预期且流失国会席次,反对于党鼎力批判莫迪经济表现不均,政治趋于两极化。纽约时报分析,73岁的莫迪尽管任期「三连霸」,但百战不殆的形象已经经破功,未来必需仰赖同盟火伴相挺,但这些政党其实不认同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选举结果趋于明朗之际,印度股市下跌。
6.4亿选民投票 全世界最大民主选举
莫迪在执政党「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BJP)总部对于支撑大众说:「今天的成功是全世界最大范围民主的成功。」他表示,印度选民对于执政党及「全国民主同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NDA)都「表达了强大的信念」。
印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官方计票结果显示,「全国民主同盟」博得286席,尽管逾越多数门坎的272席,却比选前评估的席次减少量多。
「印度人民党」2014年执政以来,这次首度呈现没有靠着一党之力拿下国会多数席次,只取得240席。2019年选举时,「印度人民党」获得破纪录的303席。
莫迪本来指望「印度人民党」能在这次选举缔造压倒性成功,无奈后来只能追求其他同盟政党协助。
华府智库「卡内基国际以及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南亚规划主任瓦须那夫(Milan Vaishnav)分析,「印度人民党」接下来恐怕必需看其他同盟政党的脸色,如斯一来其他政党便成为了拥有症结影响力的玩家,开始请求患上到回报,无论在政策制订进程或者政府结构里都要占有一席之地。
长达六周的马拉松式选举,总共有6亿4000万选民参加投票,成为全世界范围最大的民主流动。
主要反对于党「国大党」(Congress)表示,这次大选对于莫迪而言,可谓「士气与政治的挫败」。「国大党」主席卡尔基(Mallikarjun Kharge)对于媒体说:「这是民众的成功,也是民主的成功。」
莫迪尽管受挫,但仍强调将兑现选举诺言,把印度经济从目前排名全球第五晋升到第三名,同时发展印度国防制造、为年青人扩展就业机会、增进出口和协助农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