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传真/探新州印度神庙 不虚此行

photo.php_-76

阿克沙达姆神庙座落于新州罗宾斯维尔镇,占地约200英亩。(路透)

据说新泽西州腹地涌现一座范围仅次于印度首都具有的同名印度教神庙,咱们全家不久前赶去朝圣,一探虚实,结果大为它的精刻细雕以及恢弘气概所震动,只能以叹为观止来形容。

神庙名为阿克沙达姆(Akshardham),意为「不朽的住所」,主要祭祀缩写为BAPS的印度教派一个19世纪精神领袖斯瓦米纳拉扬(Swaminarayan)。它地处新州首府东面的罗宾斯维尔镇(Robbinsville),离纽约一小时车程,从费城前往半小时便可抵达。阿克沙达姆工程用时十余年才于去年底举办落成仪式,正式对于外开放。

整个阿克沙达姆神庙占地约200英亩,南边是超级宽广的泊车场,足以停靠成百上千的大小车辆。下车后朝北行走,首先看到的是正前方广场上一座约50英尺高的金色铜人像,其两旁是整齐排列的多个褐色圆顶方亭神龛,显明属印度建筑作风。

photo.php_-77

神庙正前方广场上,矗立着精神领袖的金色铜人像。(本报档案照)

金色铜人 金鸡独立

铜人双手高举过顶,一足如跳舞般上勾,仅留一脚金鸡独立,料想必定要有极佳的平衡处理,才能确保铜像稳立不倒。我原以为铜像塑造的是个年青女子,后看说明,才知是那位精神领袖年青时身姿。只怪铜像的面容塑造患上太过姣美,头顶还留有发髻,让我发生错觉。

铜像后面是一汪清彻宁静人工湖,湖水倒映出四围的娟秀风景。绕过人工湖就来到访客中心,内设资讯台、服务处以及录相放映室等便利设施。

其西面是个称为曼迪尔(Mandir)的小型寺庙,凡入内者须脱鞋寄存于鞋架,然后只穿袜子在大理石地面走动;幸亏能感觉到大理石地面的温暖,地下显明装有暖气设施。

入口处地面上有个灿烂炫目的彩色圆花环,由许多标致花卉组合成幽美图案。一个佩戴服务徽章的印度长者要咱们注意,说地面上的花纹并不是手绘,而是直接用不同色彩的大理石块拼接而成。与传统马赛克不同,这图案拼接患上完美无缺,不露斧凿痕迹,神庙建筑的精巧细腻可见一斑。

photo.php_-121

阿克沙达姆神庙的游客中心,采取缅甸柚木建成。(路透)

曼迪尔的右手角落有个单间房,访客进入后会患上到一个装满清水的不锈钢杯子,然后可走到站立于水盆中的小金人铜像前,从他头上往下洒水,想必是个忠诚祷告以及纯粹净化的典礼。

雕像林立 应接不暇

曼迪尔大厅四壁全是一丝不苟雕刻出来的花纹装潢,走到哪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神像以及信徒雕像,有大如真人立于基座的,也有娇小玲珑而镶嵌壁上的;人物形象中或者扶琴,或者演奏,或者捧书,或者端水,更多的是翩翩起舞,大都为印度教义以及神话所推崇的姿态举动。

photo.php_-122

神庙使用产自意大利等地的石材,由印度工匠手工雕刻后运至新泽西州,图为一个华美的圆顶。(美联社)

让人诧异的是,廊柱以及屋顶天花板上都布满丝丝入扣的花纹图案,令人应接不暇。大厅的一个桌上还特地摆放一块雕刻好的莲花状大理石零件,写明专供访客触摸体验,结果被世人用手抚摸患上非常晶莹剔透。

离开曼迪此后再往北走,穿越摆布两旁的标致花坛以及长方形喷水池,这才来到鹄立于园地后方正中央的宏伟神庙。

大理石外墙 气概不凡

远远看去,神庙由十多个相对于矮些的圆拱顶众星环月似的烘托出中间的挺立主塔楼,塔尖上飘扬着印度教的红白色旗帜。神庙所有外墙以及屋顶无例外埠全是皎洁的大理石结构,都有密密实实的雕刻花纹笼盖,实属建筑奇迹和蔼魄不凡的大手笔。

photo.php_-79

神庙内外的建筑都精心雕琢,美不胜收。(路透)

由于神庙正面台阶不开放,访客都从边门进入,再从里面的楼梯走上正厅。正厅里的设置以及结构与曼迪尔有类似处,即全都布满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以及精巧的绘画图案,而且也需要脱鞋入内。固然正厅的殿堂更为高大以及器宇轩昂,范围雄壮庄观,一派金碧光辉。

再一个显明不同点,是正厅内最显要处供奉着精神领袖的巨型安坐雕像,还是魁伟金身,一脚着地,右脚搁于左腿之上,或许这是他的习气打坐姿式。与他的高大形象相比,他右下方跪倒在地的信徒更显低矮藐小,正双手合拢,擡头仰望,一副忠诚样子。

咱们看到良多印度男女也都正襟立于雕像前,默默无声地祷告,露出顶礼膜拜的神情,可见人们对于精神领袖的竭诚崇拜。咱们还看到不少身穿民族服装的印度主妇席地而坐,正用抹布擦拭大理石地面并收拾修饰,辛苦地保护神庙的干净整洁。

参观完已经是黄昏,咱们循唆使路牌来到神庙附属的食物店,购买了几盒又脆又香的金色酥饼片作为零食。最后咱们又到神庙经营的餐厅购买了全素食物当晚饭,其中最可口的无疑是热火朝天的素披萨,上面撒了绿色的辣椒片以及起司等,撕下一片放入嘴里,热呼呼又香喷喷,煞是爽口好吃。

咱们旁边一桌是一对于华人年青夫妇以及两个男孩,男孩吃饱了正相互打闹嬉戏,无比开心的模样。来参观的访客中自以印裔为主,但华人民众也为数不少,显然都是慕名前来观赏壮观建筑以及景点。

photo.php_-78

阿克沙达姆神庙是当今印度境外最大的印度教寺庙,建造十余年,去年10月正式对于外开放。(美联社)

意大利石材 不惜工本

神庙正厅底部走廊双侧的告示牌提供了一系列惊人数据,告诉访客神庙建造的不容易,包含总共动用1万2000多名志愿者介入施工,共计设有1万多个形态不一的石头雕像。

此外,神庙需用的所有大理石以及花岗岩石都从意大利等地采患上,先运到印度加工,最后才运抵北美,堪称不惜工本。

阿克沙达姆神庙虽耗时经年,其实尚未完整竣工,咱们看到神庙摆布两边的大象雕塑群旁仍有大型施工机器,工人还在场地上繁忙加班,毕竟是个浩大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雕细琢。

作为访客,咱们不得不信服为神庙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印度教领导人以及他们麾下的无数信徒,是他们倾全力、尽所能而创造了如斯气概磅礴而神奇壮丽的神庙,为美东地区增加一个金碧光辉游览景点,再次向世界展现印度教的深远影响以及印度文化的迷人魅力。

photo.php_-80

进入神庙内部须脱鞋,访客以印度裔为主,也有不少其他族裔慕名前来。(路透)

但如果允我流露些个人看法,我似想说,花费如斯巨大人力财力,精心雕刻如斯众多的雕像以及图案,又把它们全数云集成堆,莫非不会给人以重峦叠嶂、难以抵挡,乃至头晕眼花之感?英文俗话说,有时少些反而显多(Less is more),放到神庙上怕也一样合用,少而精或许反能收恰到益处之效。

阿克沙达姆神庙对于公家免费开放,车到门前,警卫只是向车内扫视一番,就一律放行,但进入里面可见多处有唆使牌,明确表示欢迎募捐。绮丽巧妙的印度神庙实是个值患上亲临之所,住在临近的民众尽可去体验一下它的强大气场,目击其摄人心魄的风貌。

photo.php_-81

神庙内举办排灯节的崇拜典礼。(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