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重返白宫 将促东协向中国靠拢

美国前总统川普几近已经肯定将东山再起,代表共以及党参加今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川普如果重返白宫,预料将重启他在第一次执政时采用的「三不政策」,亦即不介入经济结盟与签署贸易协议、不抛却使用单边主义与贸易制裁手腕、不承当世界大国领袖应扮演的全世界治理与赞助扶弱责任,未来不但可能掀起新一波贸易大战,也将冲击美国与盟友及贸易火伴的瓜葛。其中,东南亚国家恐将首当其冲,深陷「疑美论」而对于美国的信念再陷谷底,也恐将更为向中国靠拢。

川普近月在美国多个症结州的党内初选气概如虹,可望笃定迈向参加总统大选之路。他严厉批评拜登总统的外交、经济与能源政策,不讳言如胜选后将提高进口关税,亦将延续推进制造业回流、创造美国工作机会、限制移民政策等。川普如果真重启这些政策,势将牵动盟友与贸易火伴的敏感神经。例如,欧盟耽忧他重施前次执政时对于欧盟钢铝及其他产品单边制裁的故伎。在亚洲方面,除了中国以外,日、韩、印度、东协因在川普执政时,遭其以「不公平贸易」或者影响国家安全等理由,对于钢铝、汽车、太阳能板、家电等众多产品施行制裁,川普回归将是回避不开的梦魇。

对于东协来讲,川普在前执政期间(2017至2020),虽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区域」(FOIP)战略,将东协纳入其中,但四年间美国与东协瓜葛却屡陷危机,包含他本人屡次在东协有关峰会中神隐且差遣初级代表预会,他更指控东协对于美国不公平贸易造成美国损失,祭出各类恐吓与制裁措施等。依据新加坡智库尤索夫伊萨东南亚钻研院(ISEAS)当时所做的数次调查结果显示,东协各国对于川普政府的好感与信任跌至谷底;认为美、中两大强权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正快速此消彼长,亦不看好美国与东协瓜葛的前景。

在东协各国中,川普政府在2019年将印度自普遍性优惠关税(GSP)国家清单上移除了,亦取缔泰国纺品、制鞋附件等合用GSP优惠,在当时引发哗然。同年10月,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宣告对于越南开展301条款调查,为继中国以后第二个受到点名的国家。

此外依据WTO统计,川普执政期间频繁使用贸易救援措施,对于印度、东协国家课征反倾销税的次数高于美国历任政府,总计对于印度13项产品施行反倾销税,对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各施行7、5、5、4项反倾销税,另对于新加坡、柬埔寨亦各施行1项反倾销税。

拜登政府上任后努力修复与东协瓜葛,包含召开双边峰会、约请东协国家加入「印太经济架构」(IPEF)协议、通过「友岸外包」倡议激励美商将供应链转移至东协,并胜利将双边瓜葛晋升至全面战略火伴的最高位阶。如果川普重返白宫,各类合作机制前程未卜,而东协领袖与产业面对于经济成长趋缓、通膨居高不下及川普「美国优先」政策等压力下,可能选择加强与中国合作,进而更为向中国靠拢。

(作者为中华经济钻研院台湾东协钻研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