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米尔恐攻 印巴紧张再次升温重点一次看
喀什米尔印度节制区的山城巴哈甘(Pahalgam)22日产生武装份子朝观光客开火,已经知造成26死。喀什米尔是印度与巴基斯坦间的领土争议地带,这起惨案让印巴间的紧张再次升温。
枪手血洗「小瑞士」 至少26死
华盛顿邮报指出,22日的悲剧产生在巴哈甘近郊景色娟秀的贝萨兰山谷(Baisaran Valley)一处观光胜地,贝萨兰山谷素有「小瑞士」美誉。当时武装份子从左近森林冒出后朝观光客开火,当地警方表示已经知25名印度人、1名尼泊尔人遇害。
因为遇袭旅行团所在地区只能步行或者骑马进入,目睹者表示,连将伤患送往最近病院都无比难题。
印度媒体指罪魁为「抵御战线」(TRF),他们是喀什米尔境内反印度好战集团,2023年被印度列为恐怖组织。但目前还没有确信证据能证明血案是这个集团所为。
喀什米尔主权争端 印巴潜伏危机本源
综合英国播送公司(BBC)与华邮报道,喀什米尔(Kashmir)是喜马拉雅山一个民族多元地区,面积约 22.3万平方千米,以湖泊、草地以及白雪山景等著称。
1947年8月英属印度依印度教与穆斯林人口所居多,分别独立为印度、巴基斯坦,但位于印、巴北部的喀什米尔保存独立状况,赋与选择加入印巴任一边的权力。当地上层王公贵族大多为印度教徒,但愿加入印度,而下层平民大多为穆斯林,但愿加入巴基斯坦。
当时喀什米尔大君辛赫(Hari Singh)最初但愿保持独立,但1947年10月他选择加入印度,换取印度帮忙抵御巴基斯坦部落入侵,从而当年暴发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9年7月,印、巴签署停火协定,依联合国的建议设立休战线,首次正式划定双方在喀什米尔的节制界限(即如今的所谓实控线,Line of Control)。
印、巴后于1965年再为喀什米尔暴发第二次战争,1999年两国又为当地暴发短暂而剧烈的武装冲突。几场冲突下来始终没能根本解决喀什米尔领土争议,后来印、巴两国接踵自行宣告晋身核武国家。
印、巴迄今仍各自宣称具有喀什米尔全体主权,但都只节制局部地区;国际也以实控线分别承认「印控喀什米尔」以及「巴控喀什米尔」。
华邮指出,1980年代末期在当地反对于派宣称印度于选举中有所舞弊后,印控喀什米尔暴发大范围骚乱,印度政府则报以在当地部署更多戎行,以至印控喀什米尔成为许多人权组织口中全世界军事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喀什米尔也因而成为印巴长时间潜伏冲突的本源之一,多年下来上千平民死于暴力冲突。印度当局为此拘捕许多政治人物、律师与社运人士。寻求独立的喀什米尔武装份子不时以平民及印度戎行为袭击目标,印度当局再以弹压相向。
印度政府2019年撤销印控喀什米尔的特殊自治地位之后,华邮发现当地凡是被视为敢言、与分离主义份子瓜葛亲密者,都会被解聘、监禁或者遭封口。
恐攻适逢美副总统访印
22日的贝萨兰山谷悲剧是最近几年来当地最血腥的平民袭击。2019年2月一个武装集团攻击印度的后备警察队酿惨痛伤亡,当时让印巴紧张突然进级,印度空军乃至运行数十年来首次对于巴基斯坦土地的空袭,随后巴基斯坦反击,击落两架印度战机并俘虏一位飞行员。
这次贝萨兰山谷悲剧适逢美国副总统范斯(JD Vance)走访印度,分析圈认为恐非偶合,极可能是肇事方欲伺机引发国际注意,例如2000年时一位枪手在时任美国总统柯林顿访印前夕,在喀什米尔一个村落枪杀35名锡克教男子。
印度断供水源巴基斯坦视同开战 紧张螺旋升温
在印度外交部先宣告请求所有巴基斯坦人几天内离开印度后,两国唇枪舌剑地相互撤销对于方公民的签证。印度外交部次长唐勇胜(Vikram Misri)23日晚间告知媒体,印度将暂停一项两国间的首要水源条约,「直到巴基斯坦能明确、永远地休止支撑跨境恐怖主义」。
由世界银行(WB)于1960年监督下签署的「印度河水资源条约」(Indus Water Treaty),赋与两国同享印度河流域水资源权力,多年来被视为印巴间合作的典范。印度之举被巴方形容为「水资源战争行径」。
印度目前关闭两国间的主要陆路边界,巴基斯坦则中断与印度贸易并关闭领空,制止所有印度具有或者营运的航空公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