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国22万人死…南亚大海啸20周年 回顾与展望一次看
2004年印度洋地震以及海啸灾害今天届满20周年,当时印尼苏门答腊西海岸产生范围9.1地震引起巨浪,席卷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造成10多国逾22万人死亡。
法新社收拾这场史上最致命海啸的影响如下:
断层决裂
大海啸是由于地震造成断层决裂引起,在2004年12月26日上午7时59分前数秒钟产生的海啸,掀起超过30公尺高巨浪,释放出至关于2万3000颗广岛原枪弹的能量,造成大范围损坏。
最初记录的地震范围为8.8,以后美国地质调查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正式修正为范围9.1,深度30千米,震央距离苏门答腊海岸241千米。
死亡人数惊人
依据全世界灾难数据库EM-DAT数据,大海啸共造成22万6408人死亡,印尼死亡人数为16万5708人,其中灾情最惨痛的是苏门答腊北部,超过12万人死亡。
巨浪绕过印度洋,数小时后侵袭斯里兰卡、印度以及泰国。
波浪最快的传布速度超过每一小时800千米,是枪弹列车速度的2倍以上。
依据EM-DAT,斯里兰卡有超过3万5000人死亡,印度1万6389人,泰国8345人,索马里近300人丧生,马尔代夫100多人死亡,马来西亚以及缅甸数十人丧生。
家破人亡,重建
依据联合国,大海啸致使超过150万人家破人亡,国际社会许诺提供约140亿美元的救灾资金。数十万栋建筑物被毁,在某些情况下整个社区无家可归。
大幅重建让受灾最严重的班达亚齐(Banda Aceh)产生重大变化。依据印尼政府,仅在印尼最西部的亚齐省(Aceh)就重建超过10万栋房屋。
预警系统
大海啸也让人们从新思考印度洋盆地周围沿海社区的筹备情况。
地震产生时,印度洋没有预警系统,但现在,全世界1400个监测站将海啸构成的预警时间缩短为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