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红茶英国夺最大奖 印度斯里兰卡评审惊艳
台湾茶征战国际赛事,近日再度于英国茶学院(UKTA)主办的国际茶品比赛The Leafies夺患上大奖,红茶的表现特别卓越,来自印度、斯里兰卡等红茶出产大国的评审也连声赞叹。
台湾今年在The Leafies不但是患上奖数至多的国家,更由来自花莲的「露予庄园」以一款「露予金露」博得红茶类最高荣誉「最好红茶」(Best of Black Tea),在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所有参赛红茶之间脱颖而出。
据UKTA统计,台湾今年在The Leafies共抱走8座金奖、10面「竭力举荐」奖。UKTA尤其提到台湾茶今年表现凸起;「露予金露」这款茶则是以味觉深度与平衡博得多位评审赞叹。
来自印度的评审巴禄察(Kurush Bharuch)告知中央社,台湾一贯以乌龙茶闻名国际、有品质一流的乌龙茶,但近期他对于产自台湾的红茶愈来愈关注,台湾红茶足以「与印度最佳的茶品竞争」。
巴禄察说:「咱们(在印度)有来自大吉岭、风味表现丰厚的茶;我发现有些台湾红茶不管在品质或者风味层次上,都与大吉岭红茶水准相近。我很诧异台湾能生产到达如斯高国际水准、表现细腻的红茶。」
巴禄察指出,红茶的国际市场范围较乌龙茶大,可将台湾茶带往更多元、泛博的消费族群。
无非,产量多是一大挑战。来自斯里兰卡的评审佩雷拉(James Suranga Perera)告知中央社,台湾红茶若不只是品质、在产量也达必定水准,相信就能在国际间广受欢迎。
佩雷拉说,今年台湾红茶的参赛情况显明较往年积极,评审们对于台湾红茶的高品质感到「难以置信」。
他指出,台湾红茶风味表现丰厚,可以有花香、奶香,和乌龙茶口感与香气,十分尤其,使人印象深入。
国际茶品比赛The Leafies主要推行精巧茶品与茶文化,今年再度与历史超过300年的英国高档食物杂货商、下昼茶社「福南梅森」(Fortnum & Mason)合作,由专业评审团「盲测」,层层评鉴来自世界各地近400件参赛茶品。
台湾方面,摘下金奖的有苗栗八甲茶厂(「天然白茶」以及「重发酵乌龙」);苗栗「福尔摩茶Formo Cha」(「重发酵乌龙」以及「台湾红茶」);台中「冉冉茶事」(「零售类乌龙」);南投「王宝山茶」(「轻发酵乌龙」);花莲「露予庄园」(「台湾红茶」,同时是世界最好红茶);贸易商「曾经的茶」(「零售类红茶」)。
获「竭力举荐」奖的台湾制茶商、供应商以及零售业者,若按比赛品项种别区别,则在「台湾红茶」类患上奖的有「王宝山茶」、台东「大峰有机茶园」、嘉义「甘澍」茶园、新竹茶社「河堤上的猫」;「轻发酵乌龙」则由「王宝山茶」、台北「埕畔茶坊」、英国茶商Luv Leaf夺患上;「零售类乌龙」以及「零售类红茶」则分别由「曾经的茶」、台湾人在瑞典兴办的茶社Tea Wonderland,和W&M Harvest拿下。
「福尔摩茶Formo Cha」兴办人、国际参赛经验丰厚的张家齐自苗栗飞来伦敦领奖。他是外交部「国际青年大使交换规划」今年首度选送台湾茶道青年大使的评审以及培训师;此次Formo Cha获「台湾红茶」金奖的茶款是张家齐为长荣航空商务舱打造的作品。
家族与台湾茶产业瓜葛深挚的他告知中央社,他参赛一大目标是通过博得国际奖项,激励台湾年青人回乡承接、壮大台湾茶文化,「让年青人看到但愿」。
张家齐不讳言,台湾产茶区有人口高龄化、缺工问题,这是台湾茶文化传承面临的一大挑战。其他主要挑战包含台湾茶的形象包装以及行销策略;他强调,「台湾茶不该只是农产品」,而是值患上更细腻对于待的「精品」。
至于台湾红茶的发展示况以及前景,张家齐提到,台湾的乌龙茶市场趋于饱以及,开发红茶不但是另辟蹊径,也更易拓展国际市场,但产量确切是挑战。
为与印度、斯里兰卡等红茶大国有市场区隔,张家齐认为台湾有必要延续「精益求精」,晋升产品总体精巧度。
在提高辨认度方面,张家齐举例,制作红茶时,他会适量导入制作乌龙茶的手法、带入台湾特点。